第2章 02罗氏家族结怨(1)_白毛女罗昌秀
热门小说 > 白毛女罗昌秀 > 第2章 02罗氏家族结怨(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02罗氏家族结怨(1)

  断头山麓罗家三分天下,承祖业各自结婚育后代;娶

  青楼女遭到强烈阻碍,受人托作说客埋下祸根;麻将桌上赌

  博输光家产,土匪抢劫越货谗言诬陷……

  云贵高原乌蒙山的分支余脉,从滇北逶迤至宜宾县南缘。在川南

  宜宾县南部有一个古老的乡场叫风仪。凤仪乡就横亘在这南部边缘深

  丘山区。

  西汉高后年间置县以来,风仪就是宜宾县属地。清乾嘉年间设场,

  成为乡民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是云南盐津县,四川高县、宜宾县

  的结合部。

  凤者,鸟中之佼佼者。有百鸟朝凤之说,也喻有圣德之人仪者,礼节,

  法度也。凤仪人如凤仪名,有圣德、知法度、懂礼貌,勤劳、淳朴、坚强,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耕耘生活。

  历史的车轮碾碎了清代。中国出现了新生力量,民国宣告成立,

  新主站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到20世纪30年代,事情却节外生枝、风云

  忽变。

  凤仪像中国其他地方那样,官、匪、兵、霸串通一气,骗、诈、抢、

  杀无恶不为。恶霸地主与富农依仗封建势力、控制地方武装,豢养爪

  牙土匪,横行霸道乡里。

  他们还强行征税抓丁,私立公堂、刑讯逼供。欺诈无辜,纵匪联匪,

  残害民众。东家屋内起火,西家房里鸣抢。打家劫舍,掠货杀人。

  乡民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政治黑暗,经济萧条,

  文化颓废。在当时的老百姓中间,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年累到头,

  家无一滴油。白天找一碗,夜来匪抢颗不留。”

  凤仪乡中部有一座蜚声驰名的山,名叫断头山,海拔700多米。

  属乌蒙山分支尾脉,由云南省盐津县进入宜宾县境。山势由南向东北

  一脉延伸,连绵数公里,与风仪东境的盖顶山相望。

  两山中间躺着一条蜿蜒的小溪,在峡谷间“叮叮咚咚”地流淌。

  如泣如诉般合成凤仪河,汇入万里长江,奔向浩瀚、深邃的海洋。

  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拔剑挥斧,把这断头山斩为两截,郁郁青山就

  断了头。远远望去,就像裸躺在大地上的两个巨大的女性**。当地

  老百姓给它们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南面的叫南房峰,北面的叫北乳峰。

  断头隘口处,悬崖壁立、剑痕隐约、斧迹斑痕。依然挺胸直立的

  断头山,以博大的襟怀、丰满的躯体、甜蜜的**养育着这方土地的

  万千生灵。

  山间景色,气象万千。森森乔木,郁郁灌林,藤缠刺绕,草茂绿荫。

  云霭霭、烟漫漫,瘴气腾腾、迷雾冉冉。春雨潇潇,夏日炎炎,秋风飒飒,

  冬雪皑皑。

  猛虎结队,饿狼成群,毒蛇串串,蚊虫嗡嗡。荒无路径,人迹罕至。

  望而生畏,望而却步!谚语曰:“断头山,凄惨惨,十人进山九头断!”

  断头山东麓坡面较缓,裸露、嶙峋的石灰石星罗棋布。谷底有几

  块稻田,坡脚是几台玉米。在玉米地和水稻田之间,零星地散落着一

  座座土筑、竹楼、草顶的农家院舍。

  罗氏大家族就住在断头山脚下。据说罗氏家族的祖上第一代人,

  是由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后来,罗氏家族在这方山水,继承发扬了先祖大移民吃苦耐劳的

  精神。已把家业发展起来,逐渐挣得几多田地、几多家业。他们的祖

  辈欣慰地把家业交到后辈人的手中。

  在那时凤仪乡一带,罗氏家族是名门望族,显赫有名。到了20世

  纪初叶,在凤仪乡的罗氏家族已经分支,遍布当地。他们中有的继承

  了家业,照样发达、昌盛。有的却坐吃山空,家业逐渐落败。

  到了罗锡朋这一代人,就出现了三种局面。罗锡朋、罗锡廉、罗

  天武三人,同出一祖父。他们三家人,分别从祖父手中分得几乎同样

  的家业,可在各自的父辈手中操持不一,发达有异。

  罗锡朋是独子,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全部家产,接过父亲交给他

  的八十挑田,五十石地,房屋一座。当时在凤仪,是一户家资殷实、

  生活富裕的有名人家。

  罗锡廉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不足七十挑田,四十石地。但他从小跟

  着父亲,在当地开山造窑,学烧石灰卖。因而家境逐渐好起来,家业

  已慢慢发达。到了20世纪初叶,田地已经远远超过了罗锡朋家。

  罗天武从小蛮横,不务正业,长期在外飘荡。他从父辈手中接过

  的田地,在醉生梦死、吞云吐雾的鸦片烟中,慢慢地烧光了家产。后

  来他就跟着隔户大哥罗锡廉营生,为罗锡廉管理石灰窑。罗锡廉当了

  乡团总后不久,罗天武就升职为乡团副。

  那时,罗锡廉同罗锡朋的关系很好,他们各人经营着自家的营生。

  有时也共同合作,还不时邀约一起到外地做生意。

  罗锡朋的父亲去世时,他才只有18岁,刚刚成人。母亲为了“冲喜”,

  当年就给他定下了亲事。他刚满19岁时,就娶亲结婚。

  1915年冬月初八,是个黄道吉日。

  太阳从断头山伸出亮晃晃的头,照耀在张湾头罗锡朋家。这是一

  座凹形的大瓦房,房屋里到处洋溢着热闹气氛,罗家人客盈门,人影

  绰绰。罗母满脸喜气洋洋地招呼客人。

  几个大厨师在厨房里挥勺用刀、忙碌有序,做着丰盛的“九大碗”。

  几口大锅里的蒸笼冒着香喷喷的热气,诱惑着人们的胃口。

  一个硕大的“双喜”字,贴在罗家堂屋正中央。新房布置周全,

  床上铺着大红喜色铺盖,正张开笑脸,迎接新娘进入洞房花烛夜。

  罗母喜形于色地指挥着帮忙的人,在院坝里摆起40多桌酒席。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一阵猛烈的火炮声从罗家响起,喊出

  了迎亲的队伍到了。

  人们纷纷出门迎亲。罗锡朋身穿一套红色衣服,一条大红绸带斜

  披肩上,胸前那朵盛开的大红花,张开幸福的大口,笑出喜庆的色彩。

  罗锡朋气色喜悦,英俊迈步,神采奕奕地走在接亲队伍的前面。

  在他的后面,是一顶4人抬着的大红桥。抬轿的4个汉子,嘴里哼喊着

  抬轿的调子,步子跟着桥子一闪一闪的节拍,抬进罗家。

  结婚仪式,按当地传统节目——“三拜”仪式。那场面让天欢地喜,

  让心动情随……

  欢快的“九大碗”,在酒桌上狂喜地歌唱;吃客们热情洋溢舒

  展笑语。划拳猜令,端杯碰碗,喊声响起,热热闹闹,沸腾了张湾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rm99.cc。热门小说手机版:https://m.rm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